為何人們只關注自閉症的不正常,卻不對其獨特的才華歡呼 ?

< How autism freed me to be myself > - Rosie King

by yenchialu

人們總害怕不同的東西,於是將之分門別類裝進”小盒子”裡,並貼上標籤
然後嘗試逼迫一些不能或者不想成為正常的人變的正常
既然你們總是在追求出眾與獨特
那為何總忽略我們自閉者與生俱來的特質呢

演講全文 : How autism freed me to be myself | Rosie King

關於講者 :
Rosie King是英國的作家、演說家。
King的母親 Sharon King 在2010 年發表了一個以自閉症人物為主角的童話故事,King也貢獻了一些圖畫來描繪小精靈、仙女和妖精。
也是因為這本著作,讓BBC製作了關於King的紀錄片,在2014年King登上Ted的講台跟大家討論自閉者的特質,這些特質並不會阻礙他們完成自己的成就,自閉者遇到最大的問題並不是來自自身,而是社會投來的目光。

人們對自閉症的印象,大部分都是錯誤的。

大家對自閉症患者有標準的刻板印象,能詳述一個自閉症患者有的症狀與表現。不愛講話、活在自己的世界、單一領域的天才。然而實際上,每個自閉症患者都有完全不同的情況。

King的弟弟是一名嚴重的自閉症患者,無法使用語言,沒有溝通的能力,而king卻超級愛說話。

我得告訴你,自閉不是殘疾,而是種超能力

Photo by J. Balla Photography on Unsplash

King說到,我們自閉者都有超凡與生動的想像力。

我們能遊走在兩個世界當中,一個是真正的世界、另一個是腦海中藉由想像構築的世界。

而對自閉者來說,腦海中的世界比真正的世界更加真實。

這樣的能力,能讓我們感到放鬆,因為我們不會敦促把自己放到所謂的”正常”的小盒子裡,來迎合他人。

我們總會找到想要做的事,然後去完成它。

然而,我們的想像力還是產生了一些問題。

學校對我們來說是非常無聊的地方,所以我們的注意力會到自己的世界裡避難,而當我們在想像世界裡冒險時,也會因為遇到刺激的事情,讓身體不由自主地擺動或者尖叫。

小時候,大人們會覺得這樣的我們很可愛,但當大了以後這樣的行徑卻會影響到他人。

很多人不想跟一位會在代數課程尖叫的女孩做朋友,很多人不想跟無法把自己裝進”正常”這個小盒子的人當朋友。

但這都沒關係,我們始終能找到那些帶我真誠的人當朋友。

追求不凡的你們,卻希望我們是正常人

Photo by Randy Fath on Unsplash

想問大家一個問題,到底什麼是正常,正常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?

很多人會覺得對自閉者來說 “哇,你真的很正常耶” 是一個很好的表揚。

但人們真正期待的表揚其實是 “你的的很特別”、”你突破的框架”…

人們總是在追求特別與非凡的自己,不斷的努力想成為那樣的人,那為什麼還是期待自閉者努力成為正常的人。

人們很害怕不同的東西,所以只想把任何東西 放在一個「小盒子」裡, 再把這個小盒子上貼上特定的標籤。

然後嘗試逼迫一些不能或者不想成為正常的人變的正常。

LGBTQ、有色人種、特殊體質者、自閉患者那些被你們貼上標籤的人,很多人在社會壓力的框架下,讓他們努力的把自己變得正常,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。

Photo by Mulyadi on Unsplash

如果”正常”是把一個人的才華傾注統一的模具裡,那King不願意輕易的交易自己的想像力與自閉症。

於是她做了許多特別的事情,在BBC的紀錄片裡分享自己的故事、寫一本自己的書、在Ted演講關於自己看到的世界。

而讓她最自豪的就是,她找到了與同為自閉症並喪失說話能力的弟弟、妹妹溝通的辦法。

世上的人,放棄了那些沒有語言溝通能力的人。

然而在King的眼裏,他們是非常優秀並且滿腹才華的,然而在世人的眼裡被忽略。

如果你無法理解到一個人在想什麼,那請不要排擠其他不一樣的事物,

何不慶祝他們的獨一無二? 何不為他們每一次綻放的想像力而歡呼?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