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母在2021的夏秋交際之際,患上了嚴重的焦慮症,加上舊疾胃食道逆流與心悸,在一個月內掉了許多體重。
經過一年多來的治療與調息,才讓一切又慢慢地重回正軌,趨於穩定。
相信點擊進這篇文章的朋友,也歷經著艱難的時刻,願這篇文章能真正幫助道你們。
背景
我母親今年50歲,在21歲時結婚,爾後一直跟父親與奶奶同住,陸續也生了三個孩子。
家裡有典型的婆媳問題,而家母在大部分的時候都是默默承受,並不常直接與奶奶衝突,所以住在家裡其實壓力非常大。
在外婆家那也是另外複雜的家庭問題,因外婆其他孩子都不住在附近,也導致有任何問題或者情緒上照顧都是由家母與家父共同照應,但因為外婆是容易緊張與焦慮的人,有任何的不安都會立即得向母親反應,而這些情緒也在一次次的宣洩中帶給了母親,很多時候,母親面對外婆的情緒也總像驚弓之鳥,時常看到外婆的來電便顯得不安。
母親能真正傾訴的對象也不多,就是爸爸與我們三個孩子。
當然,有時我們孩子與父親也會讓母親有煩憂的地方,但母親也就一邊承擔一邊向前。
病史
在說焦慮症前,我母親也有一些心血管疾病、時常會感到心悸,本身就不太能劇烈運動以及受太大的刺激。同時,近幾年患上了胃食道逆流,飲食上需要多加注意。
而兩種病得組合是很可怕得,因為胃食道逆流會導致喉頭搔癢而容易咳嗽,不斷得咳嗽讓胸腔不斷劇烈擴張與呼吸,同時也讓肌肉一直再用力,讓母親每次胃食道逆流時,很容易引起心悸,感受到劇烈的疲勞與不適。
大部分時都能緩解下來,醫生也針對護理方面有許多叮囑,同時每日都要追蹤血壓。
然而這次卻不一樣…
嚴重發病
那一日的早晨,母親一大早跟我說她覺得心跳速度很快,很不舒服。
除了吃醫生開的藥外,我也查了網路上一些能緩解心悸的穴道簡單按壓,之後請她好好休息看能不能有效感善。
到了中午,我看到她坐在床上,滿臉倦容,不停得咳嗽同時眼淚不停地留下,她說她請了計程車,我們要立即去醫院了。
此時的母親已經不太能自行行走,我攙扶在媽媽上車,即刻出發急診。
出門前又被奶奶唸了一下,我心中既氣又無奈,無情冷淡得請她別再多說了,沒有幫助。
到了醫院,血壓與心跳都非常得快,我將近期母親的血壓紀錄本給醫生,在醫生處理完後,母親的症狀在兩個小時後有得到較大的緩解,無須住院。
但其實這只是一切的開始,從那之後母親時常吃不下飯,整日時常陷入恐慌與悲傷。
奶奶的叨念與外婆的電話,像是兩道索命咒,這兩件事就像制約行動裡的鈴鐺,一旦喚起,就會讓母親的心悸發作,更甚一旦母親想到哪裡沒做好,也會擔心叨念與電話,感到焦慮然後又引起心悸。
那段時間正逢附近在施工,狀況加劇,焦慮加上煩躁的心,非常的難受。
母親在一個月內瘦了要15公斤,極度的不健康,因為心理問題加上胃食道逆流,食不下咽。
知道狀況的家人只好團結起來,好好地度過此關。
病情趨緩
最重要的就是認知病情,這次的病情像連環計,因為胃食道逆流而咳嗽,咳嗽就會心悸,心悸就會焦慮…如此反覆,除此之外生活中的壓力也是心悸的來源。
其實家母本來就長期患有胃食道逆流,從此次事件看,焦慮與心悸是最終產物,而胃食道逆流算是催化劑,那策略便是控制住胃食道逆流的加劇,減緩咳嗽;找出焦慮根源並防禦或屏蔽能喚起不安的警鈴。
胃食道逆流
其實這部分算是考古題了,一直都有持續在追蹤,家父也是長期的胃食道逆流患者,藉由就醫、休息與飲食,成功讓胃食道逆流控制在不用吃藥也能正常生活的情況。所以父親對母親的照護與叮囑非常全面,加上醫生的有持續的追蹤,胃食道逆流是最快得到控制的。平時少吃澱粉類、不吃麵食、糖、辛辣、重口味。
身心科看診
此期間,父親也帶母親去較遠的地方就診。聽取醫師的建議以及用藥,是非常重要的,醫生能掌握現在心理的狀況以及如何讓藥物有效的幫助患者,時至今日,家母兩周還會去看一次診。
屏蔽焦慮來源
事實上,家人的相處是家母最為感到緊張的,年輕時的她因為要照顧三個孩子,同時應對婆婆與照護家裡,壓力非常大。
現在孩子大了,面對婆婆叨唸或者街坊鄰居的指點,與外婆時常的情緒傾訴,因為他沒了能分散注意力的地方,所以那些東西被急遽的放大,壓的她喘不過氣。
那些東西就是主要的焦慮來源,外公外婆的事情要多分擔,也要同時減少母親應對奶奶的時間。
所以至那以後,外公外婆奶奶與母親的日常就醫都是我陪伴,因為剛好沒有工作,能夠多付出一點。只是沒想到這也是不簡單的工作一周少說要跑兩次醫院,最簡單的是拿藥,如果要看診,老人家喜歡名醫,一等都是三個小時,甚至有一天等了六小時。
母親要出門或者在會跟奶奶遇到的所有情景,我們三個孩子或父親至少要一人在現場,一旦有準備要叨唸時,須立即跳出防禦或反擊,不要讓母親承受那些無關緊要的碎嘴。
長輩們需要處理的事情,我們三個小孩盡量分攤,除非必須母親處理。
好好休息
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,母親的作息是從晚上十二點睡覺至隔日早上六點,幫父親打理出門事宜後,買完菜飯再回頭休息兩小時。
但自從附近開始施工後,就無法在早上休息了,同時施工的聲音也會讓人煩躁。
所以調整成晚間十一點睡覺,父親早上自行處理出門的事宜,稍晚後母親才起床買菜,爭取睡滿八小時。
當早上又施工開始時,母親便關上窗戶播放輕音樂,讓自己更加舒緩。
我曾經有建議母親是否要試著冥想,她嘗試後效果有限,就沒有繼續了。
每天給她一個擁抱,讓她知道她深深的被愛著
後來,母親漸漸的能吃下飯了,不會那麼長時間的無力。
胃食道逆流得到有效的控制,對飲食的也解禁回歸到日常的健康飲食(高油、高鈉仍然禁止)。
心悸的問題也少有出現,醫生對整個病程也及時最初有效地建議與控制,在大部分的時候都能得到有效且充足的休息。
面對外來的壓力,也能有效地調節與處理。
一切終於慢慢地回歸平常…
後來的故事
到了今年四月,舅舅結婚了,她請媽媽當媒人婆,一起為這樁喜事錦上添花,這是在焦慮症之後第一次比較大的社交活動,外婆也滿心希望母親能走出來看看,因為在養病這段時間鮮少有與人接觸。
母親也是擔心自己做不好同時擔憂久病初癒的身體無法成熟,然而在緊湊繁忙的婚禮細節中,反而因為專注這些瑣事上,而那陣子夜裡能好好睡覺,白天腦子裡的事也是想著如何讓自己打理得更好,體體面面的參加婚禮活動,而沒有在其他的雜事中前思後想。
在鞭炮與大家的祝賀中,舅舅與舅媽美滿的完婚,同時,那一刻我也感覺母親的病程好像也告了一個段落,從今天之後好像很多事能重新開始,家人們也更有勇氣共同面對未來。
一個月後,家裡附近的貓咪生了三個孩子,因為擔心小貓在戶外容易受到傷害,在小貓滿一個月時把貓咪接到家裡。
三隻小貓跟我們三個孩子一樣,一個男孩與兩個女孩,這讓我想到冰與火之歌,最初史塔克領主撿到荒原狼的幼崽的情景,而我們是撿到小貓,想到便覺得有些可愛。
面對這三隻小貓,母親生活中多了一項能操心的事。
孩子大了,以前生活繞著三個孩子轉的母親,釋下了以前的重擔,但生活的重心彷彿缺了一塊。
而三隻貓咪的到來,雖然讓母親多了一些要操心的事,但感覺好像也讓她的心情更加踏實,以前時常想東想西的心緒也有了能著陸的地方。
她最常說,哇,又有得忙了。然後就心甘情願的跑去鏟貓砂與逗貓。
事實上,關於此病症依舊來日方長,仍舊有些時候不太穩定。
在身邊的我們也是要時刻警覺自身的心情,有時也會陷入無法自拔的憂慮中。
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點進來的朋友,願你們也能安然的度過這些難熬的時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