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中理化的科目分析與學習對策

by yenchialu

國中的自然分為三個項目,分別是生物、理化、地科

通常大家對生物跟地科的學習狀況都不錯,但理化就是時好時壞。

原因很簡單,就是生物與地科沒有需要計算的環節,大部分都是知識型加上基本的邏輯推演,融會貫通後都能有效地學習。

而且生物與地科教導的東西都是現實可見的東西,而理化有很大一部分是抽象的。

同時還要對抽象的內容,建設觀念、推演邏輯,假設計算,審題解題。

理化幾國中的魔王科目,但也是跟別人決勝的關鍵。


國中理化的科目分析

理化是物理與化學的集合,之所以不像地科與生物這樣分開,是因為在國中程度物理與化學是相輔相成的科目,物理的地方會用到化學,化學的地方也會用到物理,幾乎能不能像地科與生物一刀切。

從學習到考試,理化都是所有科目裡最繁瑣的一科,從學習知識、理解抽象假設、理解概念、使用概念解題、邏輯推演與計算,都是以前國小時的教育所沒有的,解題時還要將會審題,抓到題意將題意轉譯成可解題的方式,著實不易。

我將理化的內容分為三種類型,第一種是知識型、第二種是邏輯型、第三種計算型。

  • 知識型 : 這類型的章節,就像生物與地科一樣,可當作知識點記憶。
  • 邏輯型 : 基於一個核心概念,需要進行推演的都泛稱邏輯型。
  • 計算型 : 邏輯推演型內的一個小分支,邏輯推演時包含數學進行演算。

理化各章節的組成類型

範疇類型
二上第一章 基本測量基本
第二章 物質的世界物理知識+邏輯+計算
第三章 波動與聲音物理知識+邏輯+計算
第四章 光、影像與顏色物理知識+邏輯
第五章 溫度與熱物理知識+邏輯+計算
第六章 物質的基本結構物理+化學知識+邏輯
二下第一章 化學反應化學知識+邏輯+計算
第二章 氧化還原反應化學知識+邏輯+計算
第三章 電解質和酸鹼鹽化學知識+邏輯+計算
第四章 反應速率與平衡化學知識+邏輯+計算
第五章 有機化合物 化學知識
第六章 力與壓力物理知識+邏輯+計算
三上第一章 直線運動物理知識+邏輯+計算
第二章 力與運動物理知識+邏輯+計算
第三張 能量-由功到熱物理知識+邏輯+計算
第四章 電流、電壓與歐姆定律物理知識+邏輯+計算
三下第一章 電流的熱效應與化學效應物理+化學知識+邏輯+計算
第二章 電與磁物理知識+邏輯+計算

如何將理化真正學得好

首先,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你能聽懂他的課程的老師。

這是最重要的一點,因為理化科,邏輯推演的部分幾乎很難用閱讀文字的方式去理解,就是自修的效益不大。

好師傅引入門市最重的要關鍵,這門科目無法用記憶的方式學好。但一旦真正理解概念並融會貫通的話,那需要讀的內容也就不多了。

所以無論是班級的老師、別班的老師、補習班老師、線上學習資源都好,一定要找到一個能讓你聽懂內容的學習資源。

第二點,
學習內容與概念後,蓋上課本與筆記,
拿一張白紙把學到的有脈絡的寫下來,並嘗試用自己的話說明內容。

通常我們看過一次,知道了內容,都會以為就學為了。

蓋起學習素材,拿張白紙寫下剛剛學習到的內容最簡短的摘要,你會發現你寫不了多少東西。

那意味著,你只是聽懂或看懂了,但不代表著你真正吸收並內化了。

沒有課本與筆記,就無法寫下或說明出所學的內容。

代表著在未來你需要使用到這裡的知識的時候,你是無法在沒有課本或筆記的情況下提取。

第一次蓋起課本,我們發現能寫得不多,也不用擔心,這是正常的情況,而那些被遺漏的內容,就是我們學習的知識漏洞。

藉由一次次的複習,一次次的蓋上課本撰寫摘要與說明內容給自己聽,便是一次次的填補漏洞。

到最後,你會發現自己完整地整握了這門知識。

而一旦能成功的在沒有教材的輔助下,自己推演,代表你能有效地融會貫通並完全吸收進去了。

第三點,做範例題,完整地寫下自己的思路

針對剛學到的概念,做範例題,能去確認你是否能將剛學到的知識運用在題目上。

有時候看概念,看老師解很順暢好像自己都會,但其實那是紙上談兵。

只有自己去解題時,才知道如何審題、考點在哪,自己是否有邏輯與概念上的漏洞。

第四點,勤做題目與反思

理化其實就是由少數的概念延伸出無限的題目。

勤做題目就是對於解題的敏銳度,當越熟練,手感越好,解題的正確度與速度也會隨之增快。

第五點,教導他人

當你能將別人的不會的內容,教到他懂,代表你是真正意義上的學會了。

這也是「費曼學習法」的核心概念。

很多人其實很會解題,但不一定真的都懂,他只是熟悉了考試的模式。

但如果能將概念以自己的話語傳遞,讓別人理解你的想法,代表你完全的融會貫通了。

考題上的考法是封閉的,而讓人理解是開放的解題過程,你必須概念的根本處去理解與詮釋,當這樣開放的問題都能解決了,那考題上的考法將不再是問題。
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