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近期AI的發展,聽說你也想開始學Python。
但感覺這樣的專業內容是在大學裡才開課,或者要付高昂的學費參與培訓班。
別擔心,本文將介紹3個優秀的Python學習資源,幫助你在學會並熟練Python。
看到近期AI的發展,聽說你也想開始學Python。
但感覺這樣的專業內容是在大學裡才開課,或者要付高昂的學費參與培訓班。
別擔心,本文將介紹3個優秀的Python學習資源,幫助你在學會並熟練Python。
其實模組(Modules)跟一般的文檔一樣,但裡面主要不是拿來當作主程式執行,而是當作各種函式的文件來調用的文檔。
將相關類似的功能整理到一個文件檔裡,我們能稱呼這個檔為模組。
函式像是打造一個小工廠,將生產流程設計好,在未來只要給原料,便能生產成品。
我們將需要的計算過程設計打包成函式,在未來需要相同計算時,只要調出函式,輸入參數,便能輸出返回數據。
不同於while需要計數進行迴圈,for迴圈主要是針對一個範圍裡的逐一項目進行迴圈。
什麼是一個範圍,以下是舉4個常見範例
#方法 1 : 直接輸入
A = [0,1,2,3,4,5,6,7,8,9,10]
#方法 2 : 迴圈
i=1
A=[]
while i<=0:
A.append(i)
在方法二中,用迴圈的方式看似有點複雜,但如果今天的list裡面包含的值如果是0~1000,迴圈的方式就簡單許多了。
迴圈目的在簡化我們做的重複動作,如果有上萬步的重複動作,我們都能簡化到迴圈裡,用一個步驟寫完,但電腦執行時,會將我們的步驟重複萬次。
迴圈有兩種表示法,本文會側重在while迴圈
#生成一個包含0~10000的list
#方法1 : 直接輸入 -> 放棄
#方法2 : while 迴圈
i=1
A=[]
while i<=0:
A.append(i)
#方法3 :for 迴圈
for i in range(10001) :
A.append(i)
條件句,一但有了條件選擇,程式就能針對不同的情境作出複雜多變的邏輯判斷與輸出,這也讓程式能有更複雜的應用。
以下是Python 支持數學中常見的邏輯條件:
布林值就是一個是非判定的值,僅有兩種陳述方式 True 或 False。
常用於程式語言需要有判斷或比較選項時使用。
print(100 > 9.0)
print(100 == 9.0)
print(100 < 9.0)
# >>> True
False
False
dict(字典)是python裡很重要的資料型態,能存取複雜的指向性內容。
字典是有序且可變的,但不允許重複的key。
字典的格式
iphone = {
"brand": "apple",
"price": "1000USD",
"year": 2022
}
print (iphone)
print (len(iphone))
#輸出結果
>>> {'brand': 'apple', 'price': '1000USD', 'year': 2022}
>>> 3
Python的List(列表)是非常特殊的用法,像一個矩陣,裡面的項目能儲存任何資料型態,List裡也能儲存List。
#完全都是字串的列表
animal= ["dog","cat","bird"]
#完全都是數字的列表
number = [1,2,3,4]
#混合資料型態的列表
combine = [1,"harry",3+2j,[1,2,3]]
字串代表著以文字與符號為主的資料型態,在Python可以當作一種集合或者矩陣來看待,字串裡的每個文字對映著一個位置編號,最左邊的起始位置為0,開始往後數,空格與符號都算在內。
A = "hello, how are you?"
#使用len()函數,取得字串長度
print (len(A))
#取得第0個位置的值
print (A[0])
#取得最後一個位置的值
print (A[-1])
#取得第9個位置的值
print (A[9])
#輸出結果
>>> 19
h
?
w
